軸承假性布氏壓痕是一種因潤滑不良或異物侵入引起的表面損傷,易誤判為疲勞損傷。避免此類壓痕需優化潤滑條件、提升密封效果及防止污染,確保軸承滾動面長期穩定。
一、假性布氏壓痕形成機理
假性布氏壓痕源自滾動體與滾道之間的潤滑膜破裂,導致金屬直接接觸,在高應力區域形成局部微塑性變形和淺痕跡。異物顆粒進入軸承后,會加劇這一過程,產生凹坑或劃痕,表面呈現類似布氏硬度測試的圓形壓痕,易被誤認為疲勞剝落。其主要誘因是潤滑劑劣化、潤滑不足或潤滑劑被污染。
二、潤滑優化與污染控制
保證潤滑系統的有效性是避免假性布氏壓痕的關鍵。應選用適合工況的潤滑脂或油液,確保潤滑膜厚度滿足滾動接觸需求。潤滑周期應科學規劃,避免潤滑劑老化失效。密封結構必須完好,防止灰塵、水分及異物進入軸承內部。對易受污染的環境,采用多級密封及潔凈注脂系統,有效降低異物顆粒侵入概率。
三、安裝與維護規范
軸承安裝時應保持軸和軸承座的清潔,避免灰塵或雜質殘留。安裝工具與方法應防止對滾道產生機械損傷。運行過程中通過振動和溫度監測,及時發現潤滑異常或污染狀況。發現異常時,應及時停機檢查,清洗軸承并更換潤滑劑。定期維護和檢測,是預防假性布氏壓痕形成的有效手段。
總結:
假性布氏壓痕是潤滑及污染控制不當的表現,通過合理潤滑管理、密封防護和規范安裝維護,可顯著減少其發生。科學預防不僅延長軸承壽命,也提升設備整體運行穩定性。本文內容是上隆自動化零件商城對“軸承”產品知識基礎介紹的整理介紹,希望幫助各行業用戶加深對產品的了解,更好地選擇符合企業需求的優質產品,解決產品選型中遇到的困擾,如有其他的疑問也可免費咨詢上隆自動化零件商城。